三池崇史x宮藤官九郎x生田斗真
《臥底刑警》爆笑指數破表
創下22億日幣票房佳績的《臥底刑警》(The
Mole
Song:
Undercover
Agent
Reiji),是擅長改編漫畫的三池崇史,與怪誕鬼才編劇宮藤官九郎的首次合作,即以華麗邪惡的影像感與高潮迭起的爆笑劇情,贏得日本觀眾的熱烈支持。《臥底刑警》改編自高橋升的同名暢銷漫畫,描述充滿正義感、卻腦袋不甚靈光的熱血巡警菊川玲二,受命潛入黑社會當臥底警察所迸發的一連串意外故事。
傑尼斯偶像生田斗真推崇三池崇史是「值得信賴、可以與之共死的導演」,他不計形象演出這位「警署首席問題兒童」,一出場即犧牲色相演出人體洗車機、全裸被綁在車頭往前衝,片中並不時以「不想帶著處子之身而死」當口頭禪,最後更獻上黃色詼諧的破處演技,以完全奔放的喜劇演出扭轉《人間失格》、《腦男》裡的陰鬱形象。從未正式出版任何唱片的生田斗真,也為《臥底刑警》片尾曲首次獻唱演歌,「讓自己演出年輕時期的北島三郎」讓TOMA的演歌魅力十足。另外大咖日星堤真一、山田孝之、岩城晃一、吹越滿等演技派男星,也以漫畫造型演出黑幫大佬與警察長官,讓整片不只娛樂感十足,更能欣賞他們少見的喜劇演技對決。
|
 |
園子溫暴力新作《東京暴族》
鈴木亮平
染谷將太搶眼戰鬥
國際影展常客的園子溫導演繼《不道德的秘密》後,再次改編漫畫,最新「暴力美學」之作《東京暴族》(Tokyo
Tribe)重現90年代紅極一時的同名經典漫畫。故事以未來的東京為舞台,年輕人們組成各種不同的幫派,以武力支配並且爭奪彼此的地盤,黑道火拼、大量斷肢、血腥畫面不斷,展現難得一見的狂暴美學。《東京暴族》眾星雲集,鈴木亮平、YOUNG
DAIS、清野菜名、染谷將太、中川翔子、窪塚洋介、佐藤隆太等,在導演要求下,他們不但得學武打、還要演出嘻哈唱跳。「瘋狂假面」鈴木亮平在片中飾演主角滅羅,一頭金髮半裸上身、手持日本刀的動作戲魄力十足,「體育萬能少女」清野菜名身穿迷你裙,邊跳熱舞邊秀精湛打戲,「新人推手」園子溫大讚潛力十足,而「御宅女王」中川翔子則穿上李小龍功夫裝、甩雙截棍,是導演向《追殺比爾》與烏瑪舒曼致敬的創意。片中園子溫更創造「嘻哈戰鬥」,採用大量饒舌樂、街頭味十足,日本當紅嘻哈歌手幾乎都參與客串,影帝染谷將太在片中飾演MC
SHOW,也秀出饒舌好歌喉。
|
 |
西班牙「驚悚大師」巴拿蓋魯
《錄到鬼4:末世錄》再現血腥驚悚
以《無名死嬰》(The
Nameless)崛起國際影壇、《厄靈陰宅》(Darkness)進軍好萊塢的西班牙「驚悚大師」豪梅巴拿蓋魯(Jaume
Balagueró),《錄到鬼》([Rec])、《錄到鬼2:屍控》([Rec]
2
)的喪屍系列電影讓他再登巔峰,接連拿下多項國際奇幻影展大獎。今年的最新作品《錄到鬼4:末世錄》([Rec]
4:
Apocalypse)延續第二集的結局,找回了前兩集的原班人馬,曼蕊拉薇拉斯朵(Manuela
Velasco)回鍋擔任女記者安琪拉,這一次她不僅要對抗血腥暴力的活屍,也要對抗身上不明的病毒,巴拿蓋魯表示這是《錄到鬼》系列的最終篇,前二集所埋下的伏筆,都在結局全面揭曉。
|
 |
最受期待的新一代B級片
《歌德鬼鎮》上演幽默驚魂記
美國B級片新一代導演李察貝茲二世(Richard
Bates
Jr.)首部作品《開膛少女的異想世界》(Excision)創造出奇異詭譎的血腥性幻想,第二部作品《歌德鬼鎮》(Suburban
Gothic)則創造出黑色幽默的鬼魅驚魂記,陸續在奇幻影展、多倫多影展大獲好評。男主角史馬修古博勒(Matthew
Gray
Gubler)延續美劇《犯罪心理》的歇斯底里特質,片中飾演與父母不和、具靈異體質的男子,他相信家庭失和來自於鬼魂的復仇,因此與凱特戴維斯(Kat
Dennings)共謀抓鬼計畫。片中B級片明星雲集,包括「垃圾教皇」約翰華特斯、傑弗瑞考姆斯、傑克普拉尼克、莎莉柯克蘭等都客串演出,約翰華特斯並背書認為《歌德鬼鎮》是今年度最受期待的B級片。
|
 |
歐容接班人楊岡薩雷斯
性愛奇作《午夜狂歡》一鳴驚人
〈電影筆記〉評選為「全球年度十大電影」第九名的《午夜狂歡》(You
And
the
Night),在去年坎城影展一鳴驚人,導演楊岡薩雷斯(Yann
Gonzalez)改編八年前的得獎短片《一吻而已》(By
the
Kiss),新一代的法國美少年尼爾史奈德(Niels
Schneider)與凱特莫蘭(Kate
Moran)飾演一對百無聊賴的年輕情侶,在變裝癖的傭人慫恿下,他們邀請妓女、猛男、少年參加群P的午夜派對。《午夜狂歡》打破法國的寫實傳統,場景從隨機的街頭調度到封閉的室內,以劇場的鏡框式表演風格,討論性愛的自由跨越,〈綜藝〉雜誌並評價岡薩雷斯將成為下一個阿莫多瓦或歐容。
|
 |
改編真實虐待事件
加拿大暴力良心之作《藥頭少女大逃殺》
甫拿下溫哥華影展「最佳首部電影獎」、以及加拿大年度十大電影的《藥頭少女大逃殺》(Rhymes
for
Young
Ghouls),是加拿大導演傑夫巴納比(Jeff
Barnaby)改編原住民歷史事件的作品,故事描述加拿大在1921年實施的原住民教育法規,規定印第安青少年在16歲之前,必須讀寄宿學校,因此發生大量的種族歧視與精神與暴力虐待案例。導演巴納比虛構一位擁有巫術能力的少女,寫實呈現寄宿學校裡的種種不人道待遇,批判加拿大曾經的黑暗歷史,溫哥華影評人協會評選為年度最具省思的加拿大電影。
|
 |
極度恐怖的絕佳故事
《血色蜜月》超自然驚悚
美國導演蕾傑尼亞克(Leigh
Janiak)的首部作品《血色蜜月》(Honeymoon),以少見的女性視角拍出令人驚嘆的驚悚氛圍,北美最大電影雜誌〈Twitch
Film〉也以「極度恐怖的絕佳故事」給予極高評價。美劇《冰與火之歌》的「耶格蕊特」蘿絲萊斯利,與英國雙胞胎明星哈利崔德威飾演新婚夫妻,但在蜜月假期時,卻不停發生「超自然」失蹤意外,隨著謎底不斷揭開,驚悚詭譎令人坐立難安。
|
 |
黑色科幻新突破
安東尼歐班德拉斯再創動作經典
近年不停竄紅的西班牙驚悚新銳蓋伯伊班涅茲(Gabe
Ibáñez),短片《性愛復仇器》(Máquina)即以人與機器為主題的創意,拿下法國克萊蒙費宏短片節的評審團特別獎,2009年的首部長片《魔島迷蹤》(Hierro),以緊繃的張力與氣氛營造,完成敘事複雜的心理驚悚劇,奇幻迷離的影像美學提名當年坎城影展的金攝影機獎。相隔五年後的新作《奧圖瑪塔》(Automata)在影像的企圖心更上一層,創造出融合《銀翼殺手》、《第九禁區》、《機械公敵》等黑色科幻片的影像美學。《奧圖瑪塔》邀集了西班牙巨星安東尼歐班德拉斯(Antonio
Banderas)與前妻梅蘭妮葛瑞菲絲(Melanie
Griffith),以及丹麥新星布芮琪約夏森(Birgitte
Hjort
Sørensen),班德拉斯在片中飾演機器人公司的保險專員,當他調查瑕疵產品案件,卻一腳踏入密謀疑雲的機器人叛亂,他必須對抗擁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,進而恍悟遠比令人畏懼的機器人更加複雜的真相。
|
韓國黑色電影浪潮
李楨凡
張東健創造殺手硬漢
韓國黑色新浪潮李楨凡(Lee
Jeong-beom),大學畢業短片《歸體》即入選多倫多影展、紐約短片節而嶄露頭角,首部電影長片《熱血男兒》描述社會底層的惡棍生活,並以男人間粗糙情趕得細膩表現,成為電影標誌。2010年的《大叔》締造韓國年度票房冠軍的佳績,也獲得菲律賓影展最佳影片的殊榮。今年最新力作《殺手的品格》(No
Tears
For
the
Dead)延續前作風格,性格男星張東健暌違兩年重回大銀幕,詮釋即將金盆洗手的殺手主角。在他自以為執行最後一次任務時,遇到了一位母親,隨後他便深陷罪惡感的矛盾之中。全片充滿黑色電影氛圍,卻又兼顧暴力美學,血腥震撼的爆頭畫面,劇力萬鈞又不失人性掙扎。槍戰打鬥場景與主角們的情誼,直讓人聯想起吳宇森經典電影《喋血雙雄》。
|
布萊恩狄帕瑪驚悚傳奇之作
約翰屈伏塔《兇線》驚恐緝兇
1969年以B級片《摩登女郎謀殺案》(Murder
à
la
Mod)崛起美國影壇的導演布萊恩狄帕瑪(Brian
De
Palma),第二部作品《帥氣逃兵》(Greetings)即入選柏林影展,並獲得最佳導演銀熊獎,緊接著《姐妹》(Sisters)、《天堂幻象》(Phantom
of
the
Paradise)、《魔女嘉莉》(Carrie)等片,確立了狄帕瑪在美國影壇驚悚大師的地位。在他早期的驚悚電影中,《兇線》(Blow
Out)可說是最為奇特的影片,約翰屈伏塔(John
Travolta)飾演電影音效製作人員,某次為低成本恐怖片錄製音效時,偶然錄下兇手謀殺總統候選人的聲音證據,因而捲入了一場離奇的政治陰謀。導演巧妙地讓主角循職業之便,將音效及竊聽的錄音與影像巧妙後製結合,大玩聲音剪輯的特殊聽覺感官經驗,更渲染了整部片坐立難安的情緒,堪稱一絕,也獲得當年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攝影獎。
|
梅爾維爾法式黑幫電影
《紅圈》創造亞蘭德倫經典形象
與法國新浪潮並足而立的黑色電影大師尚皮耶梅爾維爾(Jean-Pierre
Melville),終其一生的14部作品,都被譽為黑色電影的經典,影響馬丁史柯西斯、昆丁塔倫提諾等導演極深,而他與亞蘭德倫合作的三部黑幫電影《獨行殺手》(The
Samurai)、《紅圈》(The
Red
Circle)和《大黎明》(Dirty
Money),更將彼此推上演藝高峰。其中《紅圈》描述三個末路男子,合作搶劫一家保全嚴密的珠寶店,得手之後卻遭受無法抗拒的外力影響,導向悲劇性的宿命論收場。片中冷冽肅殺的氣氛與精練準確的對白動作,配合一代男星亞蘭德倫與尤蒙頓無懈可擊的詮釋,完美地呈現男性之間,無須贅語解釋的深厚情誼,是梅爾維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。
|
阿莫多瓦
達米恩斯弗隆
超觀影快感《生命中最抓狂的小事》
2003年首部長片《深海》(The
Bottom
of
the
Sea)獲得全球12項影展獎項,「阿根廷鬼才導演」達米恩斯弗隆(Damián
Szifron)即成為阿根廷被受期待的新生代導演,而後轉入電視圈發展,成為炙手可熱的編劇。2014年由「西班牙金獎導演」阿莫多瓦跨國監製的《生命中最抓狂的小事》(Wild
Tales),以六段看似缺乏關聯性的故事,發展出天馬行空、娛樂感十足的「魯蛇復仇記」,每段故事的主角,都因為生活中最常見的小事情,被逼上崩潰邊緣,最後爆發出意想不到的失控結局,被認為是今年坎城影展最具「觀影快感」的影片。《生命中最抓狂的小事》兼具幽默嘲諷、緊張驚悚、暴力恐怖等不同風格,幾乎集「黑色電影」之大全,片中每一個小人物的故事,例如飛機上的浪漫相遇、車子意外拋描、遇到愛刁難的公務員…,都可能發生在每位觀眾的現實生活,而他們爆炸過後的惡快感,也是觀眾面臨現實體制壓迫的小復仇!
|
創新犯罪電影全新敘事
《藍色是最該死的顏色》坎城一鳴驚人
擔任多部長片攝影指導的新銳導演傑瑞米薩尼爾(Jeremy
Saulnier),2007年以低成本拍攝的B級片《謀殺派對》(Murder
Party),獲得多倫多黑暗影展、維爾電影節等獨立影展的注目,相隔6年之後,去年以第二部長片《藍色是最該死的顏色》在坎城影展一鳴驚人,奪下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。薩尼爾以低調冷冽的純熟技法,及重擊人心的震撼場面,開創絕無冷場又大快人心的新品種犯罪電影,成為去年坎城影展最為驚豔的獨立之作。
|
捷克黑白動畫《卡夫卡列車》
創新獨特美學
帶來歷史反思
捷克導演多瑪士魯那克(Tomás
Lunák)的首部動畫長片《卡夫卡列車》(Alois
Nebel),改編自捷克暢銷三部曲漫畫《捷克列車員》,以真人拍攝的逐格掃描動畫,營造出濃烈情緒的黑白動畫。故事背景設定於八〇年代,地處捷克接近荷蘭邊界的一座山上小鎮上,主角是當地鐵路員工,他寂寞的生活開始出現幻覺、鬼影,無法分辨現實或是過往的記憶,隨著火車行進、大霧瀰漫中氣氛詭譎,故事情節張力在黑白動畫生動描繪下更為緊湊,同時也掀開當地那段不欲人知、在二戰後報復德國居民的黑暗歷史。《卡夫卡列車》獨特的畫風與深刻的主題,也入選威尼斯影展非競賽單元、歐洲電影節最佳動畫長片、在捷克金獅獎提名最佳電影、導演等八項大獎,並代表捷克參加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競逐。
|
高達最純粹黑色經典
《狂人皮埃洛》透視導演情感生活
《狂人皮埃洛》(Pierrot
Le
Fou)是高達繼《斷了氣》後最純的黑色電影,可能還是最黑的一部,故事描述費迪南從舞會帶走了保姆瑪麗安,她一路卻都叫他皮埃洛,倆人好像有著特別的情誼。事實上,這段「愛情」並不單純,因為瑪麗安殺了人。逃亡路上費迪南彷彿天生打手,一路保護瑪麗安,然而在這趟旅途上,費迪南(亦或是皮埃洛)卻發現瑪麗安的背叛。拍攝《狂人皮埃洛》的過程,兩人婚姻出現問題並走上離婚一途,也成為高達透視情感生活最深刻的作品。 |
威尼斯名導班諾賈克
黑色經典《再會19歲》
黑白影像描繪青春
今年以《三心一意》(3
Coeurs)第四度入圍威尼斯競賽片的法國名導班諾賈克(Benoît
Jacquot),從擔任瑪格麗·莒哈絲《情人》的助導開始,即擅長描繪女人的愛情關係。《再會19歲》(Right
Now)是少數的黑色電影代表作,改編自女作家伊麗莎白范傑的自傳小說《當時我十八歲》。故事描述一個對生活備感厭倦的年輕女孩,偶然在酒吧裡認識了一個謎樣的男人,她很快就愛上了他,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給他。幾天後,他撥電話向她告別,因為他持槍搶劫銀行,必須逃走。全心全意愛著情人的女孩,決定與情人一起亡命天涯,從西班牙到摩洛哥,再到希臘。這部作品以單純的黑白影像,呈現了一段熾熱燃燒的青春戀情,宛如一道從不曾癒合的傷口。
|
暴力經典《我倆沒有明天》
華倫比提x費唐娜薇
永恆的「亡命鴛鴦」
《我倆沒有明天》(Bonnie
and
Clyde)呼應「垮掉的一代」,描述美國社會陷入越戰泥淖的各種焦慮。改編自30年代知名鴛鴦大盜邦妮與克萊德的真實故事,兩人無法無天又帶著反社會情節的行徑,巨星華倫比提自製自演,獨特暴力美學在當時引發議論,深受年輕人的歡迎並被奉為影史經典。戰後第一代的「好萊塢新浪潮」導演亞瑟潘(Arthur
Penn)繼《海倫凱勒》後最重要的代表作,大膽揚棄好萊塢傳統手法,將法國新浪潮獨特的影像風格注入新活力,入圍1968年奧斯卡10項大獎。
|
波蘭斯基x傑克尼克遜《唐人街》
犯罪片最高成就
40周年紀念放映
《唐人街》(Chinatown堪稱是金獎導演羅曼波蘭斯基(Roman
Polanski)的黑色電影代表作,本片保留黑色電影的基底,但卻不走傳統敘事的手法,宿命的結尾更像是波蘭斯基對人性最嚴厲的控訴。私家偵探傑克受雇美麗貴婦調查一宗婚外情,然而卻挖掘出更多難堪的內幕與政治醜聞,讓醜陋的人性無所遁形。張力十足的劇本、影帝傑克尼克遜的造型、表演以及羅曼波蘭斯基的搶眼客串,都成為難以抹滅的影史印記。
|
「天皇」黑澤明影史巔峰《七武士》
雄影獻上60周年完整修復版
《七武士》(Seven
Samurai)是電影天皇黑澤明(Akira
Kurosawa)早期代表作,歷史學家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日本電影,也被認為是影史最重要的動作史詩片。描述戰國時期,一群沒有政府保護的農民,深受山賊打劫殺戮之苦,於是決定雇用浪人反抗,雖然酬勞甚薄,但在才德兼備的勘兵衛號召下組成了七武士,共同為農民除患。故事情節層次豐富,情感描繪細膩,讓武士與農民的眾多角色,特別是三船敏郎與志村喬,正義形象深入人心,更呼喚了傳統高貴的武士精神。
|
貝托魯奇傳奇之作《同流者》
三大影帝影后
再現情色政治風暴
金獎導演貝托魯奇(Bernardo
Bertolucci)的傳奇之作《同流者》(The
Conformist),當年陸續獲得柏林影展、義大利金球獎等肯定,是貝托魯奇崛起國際影壇的驚奇之作。故事描述一名深受童年性侵罪惡困擾的男子,即將結婚並赴巴黎度蜜月,私底下他接受了法西斯黨秘密警察交付任務,將在這次旅程中暗殺一名流亡的異議份子,也就是他的教授。在這過程中,他卻愛上了老師的年輕妻子。貝托魯奇的早期代表作,呈現二次大戰前法西斯崛起時,中產階級的漠然與放任,甚至願意同流合汙的背景,當然也包括貝多魯奇最擅長的性心理分析。本片攝影尤其傑出,甚至被喻為影史最佳光影運用。
|
高達黑色科幻極品《阿爾發城》
靈感女神安娜凱莉娜傾世演出
《阿爾發城》(Alphaville)是高達(Jean-Luc
Godard)對科幻電影和黑色電影兩種電影類型做的一次諧擬。電影中巴黎市區的夜景攝影,瀰漫既親近又疏離的寓言氣息。故事講述一名特務潛入阿爾發城,這座城市由電腦掌控,拒絕一切感性與非理性,人們像機器一樣地活著。但這位不速之客,除了在裡面找到了愛情,甚至把詩也帶了進來。作家村上春樹藉小說人物之口對此片示愛,認為「人對自己,或對屬於自己的東西,都以客觀角度看待,或從相反的方向來看,而從其中看出可笑的地方。」
|